-
新國標有何變化?食品酸價檢測迎多項利好酸價是目前我國使用范圍的食品安全指標之一。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現行的相關標準的定義:酸價是中和1g油脂中游離脂肪酸(FFA)所需消耗的氫氧化鉀的毫克數。因此,酸價是專門反映食用油脂中游離脂肪酸總含量的理化指標。各種食用油脂(包括食品中的油脂)在長期儲存和高溫加工過程中,持續的發生降解(劣變)反應,從而不斷產生各種游離脂肪酸(FFA)。一般來說,FFA的含量越高,則食用油脂、油脂制品和含油食品的品質就越差,相應的食品安全風險也越大。酸價正是通過測定食用動植物油脂(包括從...
3-31 2025
-
解鎖ADC藥物質控密碼!月旭HIC色譜柱閃耀登場生物大分子藥物近年來發展迅猛,特別是以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ADC)為代表的新型藥物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成為腫瘤治療領域中一顆璀璨的新星。ADC是通過連接子將抗體與細胞毒性載藥偶聯而成的藥物分子。ADC作為生物治療藥物本身結構復雜,且具有高度非均一性的特點,給其質控增加了難度,對分析檢測方法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其中,藥物抗體比(Drug-to-antibodyratio,DAR)不僅直接反映靶向腫瘤細胞的載荷數量,同時影響ADC藥物的治...
3-28 2025
-
干貨分享:多組分色譜分離技巧隨著質譜儀器的發展和應用,同時測定多組分的分析方法變得越來越簡便。由于四極桿優異的空間分離能力,儀器方法對于色譜維度的分離要求也越來越低。就整個行業而言,這確實是一件好事,檢測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但是對于個人而言,這或許會令我們失去一些解決特殊問題的重要能力。根據作者的經驗,以上的方法基本能解決比較多的棘手的分離問題,對于多組分分離來說,還是需要通過實驗來多累積經驗。因此,我們不能因為質譜的便利而忘記了最本質的分離技巧,畢竟這會幫助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3-26 2025
-
固相萃取柱應用及操作流程介紹固相萃取柱(Solid-PhaseExtraction,SPE)是一種基于吸附劑的選擇性吸附與解吸原理的樣品前處理技術,廣泛應用于環境、食品、醫藥、臨床、法醫等領域。其核心是通過目標化合物與吸附劑之間的相互作用(如疏水作用、離子交換、氫鍵等),實現樣品中目標物的分離、純化和富集。01主要應用領域環境分析水樣處理:檢測水中的農藥殘留、多環芳烴(PAHs)、藥物殘留、重金屬等污染物。土壤/沉積物提取:分離有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石油烴)和重金屬。標準方法:EPA(美國環保署)等國...
3-25 2025
-
HPLC技術之“滄海遺珠”:那些未能入選的經典突破,我們并非一蹴而就。過去五十年里,許多技術的創新為行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推動著現代高效液相色譜(HPLC)不斷向前發展。雖然我們已經選出了十項的技術,但這份榜單也難免遺漏了一些重要的“滄海遺珠”。它們雖然未能入選,卻同樣在HPLC發展歷史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今天,我們特別為你呈現一些“滄海遺珠”,這些技術同樣值得我們銘記與探討。快來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你認為還有哪些未被提名的HPLC技術同樣具有深遠影響、不容錯過?我們期待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挖掘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創新,...
3-14 2025
-
為什么有的國標要使用標準加入法?經常接觸質譜法的讀者可能會發現,不同標準中,質譜法的標準曲線配制很少會用到純溶劑(通常為水、甲醇、乙腈或者流動相)。這是因為通常基質效應會導致實驗的回收率很低;如果遇到這樣的方法,那么還是挺幸運的——因為比較省事,不用每次都做空白基質液。這并不是因為這個項目本身就不用或者是編寫者的失誤,而是經過驗證后發現基質效應不明顯,所以最后為了簡化實驗才使用純溶劑配制曲線的。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這種“幸運”,我們也需要格外小心:每批樣品都做一下回收率,不然操作細節一旦出現疏忽,就有可能導致...
3-13 2025
-
異構體分離的一點小妙招大家在異構體方法開發時,是不是經常會碰這種情況:緩梯度和等度的分離效果優于梯度,但有機相比例稍高時,異構體間不能;降低有機相比例到一定程度后,分離度就無法再有提高,甚至異構體間看著已,但因為峰過寬導致積分后分離度不符合要求。無法通過調整有機相的比例來達到峰形與分離度的兼顧,這種情況下,我們真的沒辦法了嗎?今天通過兩個案例來給大家介紹一個小妙招來解決這個問題。結論:兩成分的分離度1.9。可見,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在梯度前加一段低比例有機相段(此例中為前20分鐘的這一段),使兩個...
3-12 2025
-
為什么制定國標比論文的發布更難?作為一名檢驗員,相信大家都接觸過很多不同項目的國標,你有沒有發現,很多的國標的檢驗方法,前處理都是比較簡單的,比起一些有創新性的論文,國標的方法反而顯得有點乏味。然而事實上,國標方法的制定難度要比論文的發布難得多,要考慮的東西也多得多,其原因在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現在得到一個國標的制定任務,也就是說需要我們開發一個方法,有發表論文經驗的老員工可能會說出很多個可行的實驗方案,但事實上大部分都是不可行的,原因不是因為科學理論上不可行,而是實驗室通用性、重復性...
3-11 2025